第一中文网

第17章 管仲的改革 (第1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第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dyzww.cc

管仲的改革方案,非常全面,丰富而又详实,从中可以看出,管仲确实是一位大政治家、大战略家。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以下几个方面:

第一是土地方面,废除井田制,开征赋税或田租。

西周的时候,土地制度是井田制,这个制度并非周人所创,甲骨卜辞显示,在商王朝时就已有了,只是还未像周王朝这么普及。据孟子说,“方里而井,井九百亩,其中为公田,八家皆私百亩,同养公田”。就是说,长宽各一里为“一井”,一井共有九百亩田,用两横两纵的田垅或灌溉渠,呈“井”字形地将它划分成同等大小的九块,每块一百亩,称为“一田”。井字正中间的一块田是“公田”,公田四周的八块,分别分给八个人种,每人一百亩,收获归耕种者所有,但八位耕种者必须首先共同耕种好公田才可以耕种各自的份田。公田上的收获,归封地的主人。种田人分到的这每人一百亩份田是没有产权的,只有使用权,而且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,根据西周实行的“受田制”,平民农夫年满二十岁,就分给一百亩份田,种到六十岁,种不动了,就把份田收上来,分给别的年满二十的农夫。

儒家认为,周王朝的开创者(文王、武王、周公旦等人)都是智慧通天的伟人,他们设计的一切制度都是那么的尽善尽美,后人应该永远墨守,永远不改变。其实,不说别的制度,仅仅井田制就有极大的弊端,种田的人种公田时马马虎虎,而把精力尽可能多地用在种自己的份田上,导致封地的主人收获减少。份田丰收,公田减产,这是常态。封地主人为了增加收获,只能侵夺耕种者的收获物,耕种者当然要想出种种办法应付,实在应付不下去了就只能逃亡,因此,到西周后期,逃亡的人就开始多起来了,于是井田制就被破坏了。

种田的农夫有野人,还有部分国人和下级士,不过,国人和下级士种的田是他们自己的,他们不须种公田,但要交赋或税。

我们的教科书告诉我们,商、周是奴隶社会,贵族(奴隶主)们可以役使奴隶无偿劳动。中国是否真的有过奴隶社会这个是有争议的,这里不讨论,我只想说,如果你是个聪明的奴隶主,你就不会让奴隶无偿地给你种田,如果你要想把他们像牲口一样赶到田里让他们无偿地劳动,那你就先把心态放低,准备收获杂草,对粮食收获不要抱什么期望。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奴隶们没有劳动积极性,只有浓浓的抵触情绪,种起田来死拆烂污,狂磨洋工,故意搞破坏,那产量能达到普通农夫的一半就是天花板的天花板了!派监工监督?一个奴隶种一百亩田,那么大一片,一个监工监管两个奴隶就监管不过来了,除非每个奴隶都配备一个监工亦步亦趋地监视着,那得派多少监工?而且那样也没用,举个例子来说,奴隶除草时顺便把杂草旁边的庄稼的根也故意锄断了,监工就算亦步亦趋地跟在奴隶身边都看不出来!

西周和春秋时也确实有一些贪心的贵族搞过让奴隶无偿种田的事,但很快就都不搞了——实在得不偿失!总之,奴隶无偿种田必定减产到惨不忍睹,这已经成了春秋时人们的一种常识。

那么商王朝及商之前怎么能驱使奴隶种地呢?那是因为那时的耕种技术实在粗放,跟刀耕火种也好不了多少,放把火烧掉杂草,把地马马虎虎地一翻,把种子抛进地里就基本完事了,奴隶们再怎么拆烂污也拆不到哪里去,这种耕种方式本身就够拆烂污的了!现在的耕作方式比那时精细多了,怎么还能让满肚皮怨气的奴隶来干?

所以,奴隶更多的是在家里从事舂米、砍柴、磨面粉、筑城以及手工作坊里做手工活等其他杂役,这样集中在一个小范围内劳动,比较容易监管,他们也不容易拆烂污。

要奴隶种田也可以,但不能无偿,只能让他们跟野人一样种井田,他们份田上的收获归他们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大秦:让你摸玉玺,你却摸女人? 神秘王爷欠调教 极品大皇子 绵绵诗魂 目标三八线 大明:我成了皇长孙 弃女:王的宠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