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第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dyzww.cc
虽然两位都是纨绔,都是将门子弟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马爌这个纨绔的成色无疑要更足一些。这位爷是马芳的孙子马林的儿子,光环多少还是有点的。而左勷他爹左光先,除了碰瓷一下同名同姓的左光斗的弟弟左光先,这位明末清初武将(投顺、投清)的履历,实在没啥好说的。
除了以上这些,最大的变量,乃是提前入关打秋风的阿巴泰。
孙世瑞还不能确定,这位存在感不高的饶余贝勒,在高歌猛进五路分兵南下后,会与豫东一带郁郁不得志的流贼碰撞出怎样激烈的火花。
~~~~~~~
崇祯十五年七月,朱由检将第三颗“九转回环丹”赐出后,忽然想起在镇抚司诏狱还关押着一位大才,或许此人可以力挽狂澜,拯救大明。
众所周知,崇祯皇帝善于不拘一格降人才,用人不论出身,换句话说就是病急乱投医。
把人从天牢捞出来,直接给人兵部侍郎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巡抚····这种诏狱盲盒的事情,煤山大帝做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这次被从诏狱中捞出来的是侯询。
崇祯九年,时任户部尚书的侯询因遭阁臣薛国观、温体仁嫉妒,薛、温唆使宋之普等奏劾侯恂靡饷误国。侯恂被削职,不久入狱。
这是侯恂第一次入狱,长达七年。
侯询是河南归德府人,进士出身,曾参与平定安奢之乱,搁在崇祯朝也算知兵。
当然侯询更着名的一个身份是侯方域他爹,这就要扯到《桃花扇》,扯远了。
实际上,侯询与崇祯朝一众大佬都发生过各种的奇妙联系。
在侯询的提拔推荐下,很多原本应该籍籍无名的人物,得以登上明末历史舞台。
袁崇焕,尤世威、左良玉···
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这位兄弟的兼职是在明末跑官,俗称拉皮条。
其实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东林大佬。
在侯询提拔的一众人中,除袁崇焕,最有名的当数左良玉。
崇祯六年,左良玉遇到贵人侯询。在后者的引导下,左良玉升任山西总兵。初战武安,被义军打得全军覆没,侯询给他疏通关系,弄了几千昌平兵精锐,打了几场胜仗,左良玉才保住官位。
到崇祯十五年,左良玉已经“成长”为麾下八十万兵马(号称)影响大明全局举足轻重的人物。左良玉虽在朱仙镇刚刚大败,但在河南能调遣的也就只有他了。
崇祯对这位左大将军投鼠忌器,既然侯询是左良玉的伯乐,就让侯先生去河南再试试吧。
七月初十日,圣天子在平台召见侯先生。
在此之前,朱由检在这里先后召见过袁崇焕,孙传庭,陈新甲,洪承畴,卢象升等人。
很多人,从这里走出去,就再也没能回来。
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(洪承畴,有些人死了,皇帝让他还活着(孙传庭)。
总之,现在轮到侯询了。
侯询面如死灰。
他,试图最后一次劝说皇帝,改变方略。
“陛下,汪、傅接连败亡,陕西河南强兵已为贼兵所有。贼兵来去如风……反观官军,粮草不济,人心不一,宁南侯南阳新败,臣此去凶多吉少。”
“河南局势无可挽回,挑水填井,恐非明智。”
朱由检冷冷望着这个刚从诏狱中放出来的保定、山东、河北总督,准备再将侯先生送回去。
“孙传庭月底东征,好不容易凑够了十万兵马,依先生之意,该当如何?”
侯询这才知道孙传庭即将出关,不禁为这位三边总督的前途命运担心。
“贼兵五十余万,粮草匮乏,河南余粮不多,官军尚需从南方调粮,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