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第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dyzww.cc
孙传庭对大明王朝还抱有某种幻想,这种幻想一直持续到后来潼关城破,孙督师死于乱军之中为止。
对于这样一位固执的父亲,过多的劝说是徒劳的,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安上个“无君无父”的帽子,惹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望着孙传庭远去的背影,孙世瑞在心底默默祈祷:
“大清第一巴图鲁,希望你的屠刀不要那么快啊,等一等你的子民吧。”
~~~~
无论前世今生,孙世瑞都对崇祯皇帝没什么好感。
在摧毁大明朝忠臣良将这方面,朱由检要说自己第二,就没人敢说第一。哪怕皇太极多尔衮来了,也要靠边站。
明末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,崇祯一朝十七年间,但凡有理想、有能力的文官武将,无不在1644年北京城破前,被圣天子收拾干净一个不剩。从袁崇焕到孙传庭,从卢象升到郑崇俭·····
最后能苟到南明的,只有史可法、马士英、左良玉、刘泽清之类货色。
作为穿越者,孙世瑞甚至怀疑,崇祯最后所呈现出的刻薄寡恩行事操切不肯担责形象,和满清肆意篡改明史脱不了干系。
或许,朱由检的真实面貌,和《明史》中的描述,有所出入。
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因为朱由检的不作为和乱作为,崇祯十七年三月之后,关内形势急转直下。
大明朝原本有机会像南宋东晋那样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几十年,最后却草草收尾,而且死相屈辱、不忍卒读。
朱由检吊死煤山,丢下了这样一个烂摊子。
首先,太子皇子被人截胡,导致后续弘光隆武等政权缺乏正统,加剧了南明内部的争斗、分裂,无法形成合力。
其次,北京的突然沦陷,造成北方文武精英们大量资敌。弘光政权用人捉襟见肘,只能强推马士英、史可法这样的“偏才”走向历史舞台。南明用这些人和政治手段老辣的洪承畴、冯铨等阁臣抗衡,结果可想而知。
且不论军事胜败,单是政治斗争这方面,南明这些文官,便被自己曾经的上司——投降满清的高级文官无情碾压,毫无还手之力。
至于后崇祯时代的明军战力,不提也罢。
江北四镇想学赵构秦桧偏安一隅,对不起,没那个本事,给机会也不中用啊!四镇最后连自己人都弹压不住,更别说什么北伐鞑虏恢复中原。
唯一一个例外高杰,前脚矢志北伐,后脚就莫名其妙被人搞死。
菜,就是原罪。
南明之所以如此短命,除了几位皇帝法统不足、联虏灭寇失策,崇祯滥杀造成的人才断层(缺乏袁崇焕孙承宗式的帅才),也是后来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。
跟着老爹去陕西,广积粮缓称王,逐步壮大实力。杜绝与李自成提前决战,让流贼在前面扛住满清。
最后,等清顺两边杀的两败俱伤时再跳出来摘桃子。
这样的理想很丰满。
孙世瑞不知道的是,这个时期,李闯实力弱于满清。顺清双方存在着明显实力差距。
李自成在一片石战败,可以推说是准备不足,后来在潼关,在西安接连战败,就不是运气差这么简单了。
打不过就是打不过,没什么理由可讲。
根据清军一年入关劫掠一次的规律,崇祯十七年,不论李自成是否攻克北京,多尔衮大概率还要继续进关打秋风。
到崇祯十七年,不管朱由检有没有吊死煤山,顺军与清军的冲突将不可避免。
原本历史上,李自成和多尔衮错过了这次亲密接触,这也导致李自成对满清实力严重低估,最后在一片石惨败。
如今穿越者来了,历史或将发生亿点点改变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