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
第1章 重生了 (第2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第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dyzww.cc

它和西码头一个村了。

西码头支书跑公社无数次,磨的公社一号最终同意小码头独立成行政村,任命了原来的小队长韩永昌为大队大队长,没有任命支书,由西码头支书杜学亚兼任。

为啥?不为啥,原因很简单,小码头村没有档员。

所以小码头村现在是半独立。分家是过了正月,二月二龙抬头正式分的。不分也不行了,撑不住了。

各村都在吃大食堂,一股劲吃了连头带尾有六个月,还过了个爽年,那真是“吃饭不要钱,老少尽开颜,劳动更积极,幸福万万年。”

眼看连粮种都保不住了,再大吃大喝,马上到来的青黄不接季节就要饿死人了。支书和大队长商议,停止大锅饭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小码头村就是这样子被踢出去了,小队长韩永昌领着几袋子粮食,灰溜溜回小码头村了。

全村老少爷们把粮食分了,各家支锅自己过了。幸亏是春季,到处都是野菜,目前还没有饿死人。

从村名可以看出来,这以前是个码头,临水。

以前的确是,村子在大河边,据说是大河古道,可惜现在村子方圆两公里连个水坑都没有。

黄沙从村子往东蔓延不知道多少里,断断续续经过好几个县,像大米县,火烧县,芹菜县曾经都是大河古道。

三国时着名的官渡之战就是发生在火烧县境内。

沙岗平均高达七八米,小码头村往东到毛庄村有个三公里,全部都是沙岗,往南到东码头村有个三公里,也全部都是沙岗。

这一片沙岗面积大约有十平方公里,本地人叫小丢圪垱(方言)。据说是婴幼儿死了不能埋祖坟,都埋沙岗里了,所以叫小丢。

后世韩述苦来驻村时,沙岗已经没有了,只存留一小片高岗,村里的善男信女集资在高岗上盖了座庙。

这方圆十平方公里都开垦成田地种植庄稼了。分属小码头村,东码头村,毛庄村三个大队所有。当地人把这一片地叫“漏地”,特别吃水,五黄六月得一周浇灌一次,还得肥料充足,收成才勉强可以。

小码头村往南二里地就是西码头村,西码头、东码头犬牙交错,只有他们自己村才分清楚哪是哪。

当地人把这三个村统称码头村。

往东是毛庄村,毛庄村和码头村都往南,就是大米县境内了,那边也是黄沙漫漫,码头村就是所属的大庙公社最南端,只有一条路通公社,想往南去大米县,没正了八经的道路,得穿林海夸雪原,不是,串词了,得穿古道翻沙岗。

可码头村好多姥姥家都是大米县那边的,因为这边穷,不好找到媳妇,大米县那边更穷,才把闺女嫁到这边。

毕竟这边所属的红焖县与地委(这时候还是专区)是地县同城,经济发展上要比大米县强好多,大米县最南端就是大河,再往南就过不去了,大河挡着呢。

大河离码头村八十里地,想想当年大河向南甩了八十里,不知道何年何月多少人多少村淹没在大河中。

这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母亲河!

小码头村就在这两县交界处,沙岗漫天的偏僻地方,这能富裕吗?

大庙公社所辖有将近三十个大队,按贫富程度大致分三等级,第一等级是北边沿三干河一线十来个村,因为靠着三干河水灌溉,各村生活最富裕,公社所在地大庙村就位于这条河流边。

三干河是群众胜利渠的一个支流,群众胜利渠是新社会建立后大长老视察大河时,大手一挥,发出号召“我们一定要治理好大河!”

然后水利部门遵照大长老指示在油茶县大河处开建渠首,命名群众胜利渠,流经油茶县,饸饹条县,红焖县,经红焖市区流向烧鸡地区。

第二等级是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重生大秦我为皇 【五条家家主夫人日常】综漫 我在大宋当外戚 魔妃快投降 沙土窝 巅峰三国:开局获得凤翅镏金镋 原始人也网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