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
第69頁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第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dyzww.cc

柳郁從秋羲手上接過冰鏡,饒有興致地在花叢中一一試去,知道冰塊徹底化成水才作罷。

「著實有趣,」柳郁心滿意足地擦了擦手上的水漬,朝秋羲問道,「不知這放大鏡又是何道理?往日只聽說東漢廣陵王劉荊有一件嵌水玉金圈,傳聞此物可藉以明目視物,只是這金圈早已失傳,後人無有見得,沒想到今日月白竟能用冰塊制出此物。」

秋羲就喜歡柳郁這種有好奇心的學生,而且柳郁話里的廣陵王劉荊可不就是那位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兒子麼,這位光武帝在現代還有個廣為人知的諢號叫位面之子。

而且柳郁口中那枚早已失傳的嵌水晶金圈他還真見過實物,就在博物館裡,這枚水晶放大鏡還是當初考古隊在劉荊的漢王陵里發掘出來的。

秋羲也沒想到他和柳郁還有這種緣分,會心一笑:「那枚金圈大抵是作為陪葬品被帶進了劉荊的漢王陵,含章若是感興趣,我回頭找了東西來做一隻給你玩兒。」

「那郁便記下月白的承諾了。」柳郁顯然對此物極有興趣。

於是秋羲愉快地應下承諾,又給柳郁細細講述他方才問的放大鏡原理。

兩人攜手回到涼亭中,秋羲提筆隨手在紙上畫出一個凸透鏡的剖面圖:「含章且看,」秋羲指著剖面圖道,「這便是把放大鏡從中間斷開的樣子。」

秋羲又在圖上接著動筆,在剖面圖的左邊畫了一隻燃燒的蠟燭,右邊畫上一隻眼睛。

「光走如射箭,遇物則偏轉,」秋羲運筆便畫了兩條互相成角的直線充作光線,當直線連接到凸透鏡剖面圖上下兩邊時便偏折而過,形成兩條和左邊的直線對稱的新線條,「偏折後光箭走依舊,相會於目中。」秋羲說著便將圖畫完,兩條新直線成功交匯在右邊那隻眼睛上。

「此角越大,人所視之物像也越大,就越能分辨細小之物,」秋羲在圖上的視角位置畫了個圈,「這便是放大鏡助人視物的道理。」

柳郁微微斂眸,若有所思:「墨子在《墨經》中有言,『景,光之人,煦若射。』又言,『鑒團景一。』可是此理?」

秋羲驚喜道:「含章所言乃是《墨經》光學八條中的兩條!」

他是萬萬沒想到柳郁竟然還看過這個,不愧是連大齊皇帝都要大誇特夸的踏月公子,果然博學非凡。

柳郁前面那句說的是《墨經》中有關小孔成像的實驗,講的是光的直線傳播問題,後一句則是《墨經》中的凸面鏡成像問題,只不過凸面鏡和凸透鏡的成像原理有所不同。

秋羲又興致勃勃地為柳郁細細講解《墨經》光學八條,雖然這種基礎的光學理論對他這個穿越來的理科生來說過於簡單,但有一名悟性極佳一點就透的學生認真聽講,成就感可是相當爆棚。

而且秋羲穿到大齊後就被迫轉職成文科生,已經很久沒人能跟他討論這些數理化問題,現在發現柳郁不僅喜歡還對此既有悟性,他是巴不得立刻把自己腦子裡的知識一口氣全教給他。

這樣以後在大齊也有人陪他一起搞理論做實驗了,豈不妙哉。

想到這裡,秋羲又記起系統的三級課程里就有基礎的數理化課程,他正好可以把那些課程整理成柳郁能看明白的形式再謄寫出來給他。

說不定日後他還真能在大齊培養出一名天才物理學家,光是想想都讓人激動不已。

柳郁拾起被秋羲寫寫畫畫做滿筆記的紙,細細研讀後感嘆道:「今日聽得月白一番指點,當真是受益匪淺。」

秋羲雙手捧著臉,手肘支在桌面上,能帶個這麼有悟性的徒弟,他也極其滿意,說不定以後柳郁還能助他早日研究出活體量子傳輸技術呢。

「含章怎知我說的這些都是對的,就不怕我在糊弄你?」秋羲歪著頭笑問道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今天也不想收龍傲天為徒 替嫁寡嫂,性別男 未來之種植師 長安醉,亂世皇妃 錯把反派仙尊當成拯救對象 表哥嫌我太妖艷/大婊哥 死敵她絕代千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