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
第43頁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第一中文网】地址:www.dyzww.cc

「原來比我小七歲。」芳卿無意提了一句,然後嘆了口氣:「你那麼年輕,一定不清楚前朝發生的事了。」

「我不清楚,你可以同我講。」連決毫不氣餒,自在地說:「這不就是『找人說說話』的意義所在?」

芳卿忍俊不禁:「你說的是。」

她就從前朝的立儲風波開始說起。

先帝先後誕下了皇子皇女,便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親生血脈,沒有考慮認來的永康。

大臣們對此也沒有意見,但他們集體上書,請求將皇子立為儲君。皇子不僅占了一個「長」字,符合千百年來的立儲傳統,也具備綿延皇室子孫的優勢。

言下之意,大燕不能再有第三位女帝了。

女主當權太久,以至於先帝和臣子們都沒預料到,現在的皇帝還是後繼無人。他們以為立了皇太子就萬事大吉,子孫綿延昌盛,國祚千秋萬代。

臣子們不敢說高皇帝和武皇帝的不是,更無法否定武帝和先帝的功績,只能迂迴著說,大燕連年征戰,內外交困,朝中再也經不起任何動盪。

若是女主位登九五,則每朝都要經歷沒有儲君的憂懼,給了狼子野心的亂臣賊子可乘之機,實在不利於大燕的江山穩固。

先帝和武帝鬥了半輩子,又和臣子們鬥了半輩子,最後實在不想鬥了。而且兒子女兒都一樣,大臣們說的也有道理,她自己更深有體會。

三朝以來,哪次立儲不是立禍。

還年輕的時候,她成日陷在生不出儲君的憂慮中,擔心自己哪天死於非命,後繼無人,好不容易打來的江山都斷送在自己手裡。

所以為了山河永固,先帝同意立皇子為太子,給了他沉重的江山;封皇女為和怡公主,給了她無限的自由。

連決說:「我倒是以為,先帝沒有立和怡長公主為太女,還有一個原因,也是更重要的原因。」

「還有一個原因?」

「和怡長公主和陛下不同,她有父親。」

芳卿不置可否。

人人都有一個父親,誰也不是僅靠母親一個人生出來的,只是天家格外不同。

先帝的後宮裡也曾有許多男人,只是出於政治考量,從未說出兩位皇胤的生父是誰。此舉一來可以避免外戚干政,甚至防止父君奪權;二來可以控制子女的忠心,使他們只有母親一人可以依賴,以免他們將來逼宮謀逆,生出玄武門之變。

只可惜,和怡長公主長得太像她的父親,也頗有將門之風。見過她的人都心知肚明,公主的生父就是開國元勛夏氏,武定侯。

連決說:「夏氏一門不僅是開國功勳,還出了三代名臣、名將,當朝根本無人可比。如果長公主當年被立為太女,朝臣也會倒向夏家,後果絕不會亞於霍光之亂。」

「是這麼個道理。」芳卿點點頭,「陛下長得像先帝,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。」所以也就看不出皇帝的生父是誰。

只可惜,皇帝雖然長得像先帝的翻版,卻絲毫不得她的歡喜。

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,又從小被姐妹孤立,仿佛天生就是孤家寡人。久而久之,竟然養出了喜好紅妝的癖好。

芳卿揣測,皇帝將自己遭受的冷遇歸咎到了他的男兒身上。如果他跟母親姐妹一樣都是女子,或許就不會在皇宮中孤身一人。

當初上書主張立皇子為儲君的大臣們和先帝一定都沒有想到,皇帝最終將自己扭曲成了這般模樣。

連決好奇地打量著芳卿靜心思量的臉,突發奇想地提到:「郁令君,你說陛下的生父,會是誰?」

「我豈敢妄議。」

連決笑著說他先猜:「會不會是魏王?」

「倒是所有人都這樣想。」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偏執反派非要我替嫁 我心自靜 一碗清酒 白月光他回來了 将军打脸日常 金碗良緣 嬌鸞